找到相关内容11197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明《初刻南藏》研究(1)

      明《初刻南藏》研究   何梅   内容提要:笔者曾在《四川上古寺南藏的雕板年代及收经问题》[1]一文中提出,上古寺《南藏初刻本》是一部明《建文南藏》,而不是《洪武南藏》的观点。本文在此基础上,又对《初刻南藏》的雕印史作了系统的、深入的研究,并就刊造年代、领导成员、收经和雕板情况、以及《南藏》研究等问题,充实了新的资料,提出了新的看法。   关键词:南藏、大藏经研究。   作者简介:何...

    何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54680669.html
  • 宗教之间理当相互宽容

    崇拜祭祀系统,独立的人事组织进行神学观点的阐释、负责祭祀活动。制度性宗教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其自身可独立于世俗体系之外,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与之相分离;而散开性的宗教虽然也有其神学、祭祀与人事的运作系统,但...

    陆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1780754.html
  • 也谈汉文佛教大藏经的系统问题

    文章《金藏、髙丽藏、碛砂藏与永乐南藏渊源考》,就以十分明确的观点和无可辩驳的第一手资料论述了这一问题。徐教授通过唐玄应撰《一切经音义》收录于不同大藏经中的两个版本的考察,提出汉文佛教大藏经在这里至少可以...

    李富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2080759.html
  • 论鄯善国出家人的居家生活

      由此观点出发,返观鄯善国的情况,似乎与佛祖的教导大相径庭。从上引文献可以看出,尽管鄯善国的佛僧按照印度习俗称自己为沙门,但在处世态度和僧伽生活方面,与印度本土僧侣却迥然有别,他们的行业与佛祖的...

    杨富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2180762.html
  • 龙门石窟古阳洞开凿的年代(上)

    进一步详细地介绍了我有关玉虫厨子绘画的新观点。  我想把这篇拙作,献给已故水野清一先生在天之灵。  一 龙门石窟中古阳洞的地理  位置及当地新城县的汉人  对天然石灰洞(钟乳洞)的开凿  龙门石窟,...是宫治氏根据英国占领印度时代的富歇对印度美术的观点进行推论,仍然保持着一个世纪以前的旧说,即弥勒菩萨像的持瓶是模仿梵天、婆罗门所持的卡曼答(水瓶)的观点。如果对新发现的迦腻色伽钱币上持瓶的弥勒菩萨坐像...

    上原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2580768.html
  • 民国时期汉藏佛教界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

    佛教与制度等社会控制因素,从建立世界佛教的观点出发,强调和重视汉藏佛教的结合,设置教理院的课程、制订培训计划、扩大学院的影响等问题,以建立世界佛教中心之一——汉藏佛教中心。   1932年8月,“研究...

    王海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0980926.html
  • 净觉仁岳对其师知礼之「背判」

    谏诤,至知礼圆寂后,开始对知礼学说的理论核心——「具」,提出反省批判,认为「具」乃是俗谛所立之法,不能将心性所具三千法视为实相,强调实相乃空中理体。由此可看出,仁岳与其师知礼观点的差异,若以天台空假中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281708.html
  • 天台宗和[日本784一1192年]真吉宗时代(2)

    由于内外的形势,当时睿山所传授的大部分是密教。慈觉大师回国以后,作《金刚顶》、《苏悉地》二经的疏,智证大师回国以后,作《大日经指归》、《讲演法华仪》等。大肆论述了显、密一致的观点,以此与东寺密教比赛...这都是台密家与东密家不同的地方。其他关于龙树、龙智等人的金、胎两部的相承问题,关于《法华经》教主的佛身等问题,或者作为天台宗的"一心三观"之功益即身成佛的有无问题,两者之间虽有许多不同的观点,但归根...

    [日]村上专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0981861.html
  • 佛教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作用

    的关系上,观点最为鲜明者要数欧阳竟无先生,著名的命题“佛法非宗教非哲学”便是他提出的。他认为,宗教与哲学原来是西方的概念,由于意义及范围的不同,所以不能包含深广的佛法。他提出,世界所有宗教,都具备四个...

    汪祖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1281864.html
  • 论晚明居士佛学的思想特质及其效应

    日常孝慈行为,这无疑深契于居家修学佛道者的心怀。  不仅如此,钟惺进一步发挥了“佛事即孝慈之事,菩萨行即孝慈之行”的观点②。此一推论,基于人人皆有父母、人人皆有子女的现实人伦预设,致使诸如持咒、施食、...

    陈永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45382053.html